中山巷內最地道的川菜味道,川渝小吃坊重慶老闆的家鄉味
天冷的時候就想吃一口麻辣鮮香的川辣味道,我說的不是麻辣鍋,而是地道的川菜,台灣人不吃辣,找了好幾家看似地道的川菜料理,雖然口味確實有像,但也是在拜託老闆多加辣椒大辣的份上,但比起地道的四川重慶菜,台灣的川菜還是經過了不少的改良,以至於怎麼吃都有種在吃臺菜的感覺。但中山巷內不大的這間小店,一進門撲鼻而來的味道,一聞就興奮道這裡絕對是四川的味道
酸辣粉,小麵,豌豆雜醬麵。。。一看到這些的招牌,十足的打譜這裡就是重慶人開的沒錯,因為重慶出名的庶民美食,小麵堪稱是重慶美食的精華,火鍋、小麵、江湖菜,重慶的味道就是於此
店內的裝扮十分的特別,其實這是重慶的老屋模樣,兩江圍繞的大重慶,腳夫、船夫、碼頭工人很多,重慶菜突出江湖菜,江湖菜其實不是什麼特別能登上大雅之堂的美味,而是出身于平民的美食,多以下水製作,而江湖菜的麻辣更是用上了多種的花椒辣椒製作,毛血旺、水煮魚,這都是地道的美食!就連世界有名的重慶火鍋也是來自於碼頭工人的吃法那!
小菜均是自己點,熗拌土豆絲、藕片、木耳、黃瓜,還有豬耳朵和豆干,每天還不一樣哦!
老闆娘是嫁到台灣十年的重慶人,到現在一聽還是帶有川渝一帶的味道!水煮魚、水煮肉片、辣子雞丁、魔芋鴨子,而另一張酸辣粉、米線、小麵,看著菜單聞著味道,口水都止不住了!
先上來一碗小麵,要知道小麵其實是重慶的代表麵食 ,最基本的小麵就是面和辣椒,再加幾顆蔬菜、蔥花,要知道愛吃辣的重慶人,可是從早餐就吃小麵的!有了小麵 ,這又有了多種麵碼的小麵,像肥腸麵、牛肉麵、豌豆麵等等等等,口味可是多了去了,而我最愛的就是這個豌豆雜醬麵,簡稱豌雜面,要知道這豌豆煮的軟爛拌在麵條上的味道是多麼的地道,一半豌豆,一半的雜醬,如果去了重慶吃麵,就說“老闆,二兩豌雜!”,才是正確的要面姿勢!地道的辣椒,綿密的豌豆,點的大辣,許久沒吃這味道更是回味,雖然比起來還是沒有那麼香重,但已經是地道到不行了,下次去一定給老闆說我要干溜的!
再來一碗酸豆角鋪滿的米線,不能吃辣的姐姐,只能以這碗米線來墊胃,不要認為重慶的米線和面都是辣的,是真真可以做不辣的。姐姐說台灣的酸豆角都不便宜 ,喜歡要我幫忙買!哈哈,要知道川渝、瀟湘一帶以吃粉麵為主,酸豆角、酸蘿蔔、泡菜都是最平價不過,而且酸豆角真的是不要錢的隨便加!
才聊天中,撲鼻而來的油香四溢,花椒辣椒滿滿一片,地道的鮮花椒水煮魚啊,一聞到味道淚都快下來了,不是辣的是太開心,終於找到了地道的川菜,吃一口,這魚肉鮮嫩到不行,太地道太好吃了,別緊張我要的大辣,小辣應該沒有這麼恐怖啦,不過分量 不大,和四川的分量差了很多,想起來在四川吃到的嗾使以臉盆來裝的!
一盆肯定不夠吃,再來一份水煮牛肉!薄片的牛肉片十分香嫩,大陸的牛肉沒有台灣好,所以這食材做出來更是好吃,裡面配有豆芽、土豆片 、蘑菇!配碗飯就對了!
大片的牛肉,本來怕太辣讓姐妹們受不了,沒想到這麼好吃,居然怕辣也吃!其實辣這個就是個刺激,一開始最厲害,解決方法,要麼一直吃麻痺他,要麼來點醋配著、再者就是甜品咯!其實喝冰的,,這一點真的不推薦還傷胃
一份不辣的老皮嫩肉,採用的其實是魚香的做法,以咸鮮帶有甜口,以備萬一吃不了辣的朋友們吃,豆腐金黃 嫩香,很入味,雖然地道的魚香味道更重一點,不過這道菜的口味還真是很受歡迎那!
老闆娘很推薦的筍乾臘肉,炒臘肉是川湘一帶出名的小炒,臘肉的味道多以自家熏制,而煙熏的口感很重,炒製后卻帶有酥香韌勁,五花肉不會膩,對於很多人可是家鄉的味道,不過我並不是十分喜歡臘肉這類,與港式的臘味不同,四川的臘肉比較重咸香!不用再放鹽,與筍乾一起就足夠的味!
本來對著川北兩份想念了半天,但無奈當日沒有,不過能吃到如此地道的川菜真是打心底裡高興,與老闆閒聊,老闆還說過年會推出很多年菜,特別推薦他們家的涼糕和糍粑會在過年時推出,一聽到這兩個小吃又歡呼起來,要知道這兩個小吃,可是吃川菜的解辣神器,好吃到不行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