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搜尋餐廳
搜尋
台北市



總覺得和貝多蕾納有種神奇的緣份,因為他是我吃的第一間vegan餐廳

當時剛轉素不久,已經開始有意識地減少奶蛋,但對vegan料裡還不是很了解

誤打誤撞訂了貝多蕾納和葷食朋友聚餐,結果我和朋友都大大驚艷,從此便愛上他們家的好味道


2020年5月,我葷轉素了!

會想吃素是因為愛動物和環保,進而接觸到一些動物權利的議題,所以我目前也是一位Vegan

其實我也不是一夕之間成為vegan的,而是從日常飲食慢慢做起,漸進式地改變

歡迎大家follow我的新專欄「寫蔬計畫」,看著我的文章、跟著我的腳步,一起發掘美食、無痛轉素哦😉


Vegan在日常生活中實行一種對動物、大自然、地球、所有人都友善的生活方式

►飲食:蔬食是淺顯易懂的說法,但講植物性plant-based更恰當一些,因為Vegan也不吃蛋奶、蜂蜜、燕窩等需要靠動物勞力或生態取得的食材

(和宗教素不同的是,五辛是植物所以Vegan可以吃五辛

我愛五辛

)

►穿衣配件:不穿動物皮、毛,不用蠶絲、羽絨

►洗浴保養:選擇無動物性成分、不經動物試驗的產品

►沒有人是100% Vegan!每個人從出生那一刻起就注定要消耗地球上的資源,人類萬年來的發展也讓我們做任何事都可能傷害動物和環境,但可以試著在自己能力所及內,用更和平友善的出發點,去想想週遭的事物並試著改變

如果想更了解Vegan,可以去看這篇文章,我覺得寫得很清楚詳細😉


看著地圖走可能會找不到他們,因為入口是在後門的位置,可能也因為這樣多了點隱蔽,我個人很愛這種私房小天地的感覺

一進門還有一個獨立空間,很像半室外玻璃屋,下午時間超美❤️



我覺得貝多蕾納給人一種很樸實的感覺,沒有華麗裝潢,一整面花磚牆好美好美,隱約透露著懷舊和傳統中式情懷




我發現很多蔬食餐廳都會採用半開放式廚房,而且都完全不會有油煙,用餐環境很舒服



貝多蕾納 Blossom Rena Vegan Cafe

營業時間:

11:30~21:00,週一公休

電話:

02-2585-8626

地址:

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26-1號

🌱全素 / vegan (皆可去五辛)

Uber eats

點我安裝,搭配我的專屬折扣碼

eats-jzrmox

,首兩次訂餐可享

折價100元

>>文末還有更詳細的店家資訊哦<<


▼另外這張是新增菜單



貝多蕾納是vegan餐廳,提供全植物性餐點,不含蛋、奶、蜂蜜等動物性食材,部分含五辛的餐點也都可以客製去五辛,對各種不同的飲食習慣很友善

餐點很多樣,有中式、西式、日式、南洋,甜點下午茶也不遑多讓,非常適合多人聚餐,帶長輩也沒問題

這天我就是帶葷食家人一起來慶生,點了超級豐盛的一桌



接著就從開胃菜開始分享給大家,我個人很愛,私心推薦的會加個🔥符號


🔥開胃菜-日式炸茄餅 $180 (全素、vegan)



第一次看過這麼大的茄子😆

裡面包餡料再下去炸,茄子軟爛的口感搭配一些細碎的固體食材很適合,主要是各種香料還有香菜的味道

基本上吃不太出茄子的味道,不敢吃茄子的朋友也推薦嘗試看看


開胃菜-法棍普茄塔拼盤 $120(全素、vegan)



很常見的開胃菜,其中一個有點孜然風味,是我的最愛


藜麥天貝沙拉(附鷹嘴豆泥) $280(全素、vegan)



天貝、藜麥、鷹嘴豆都是高蛋白質含量的食材,這樣一盆真的很營養又健康!



這道是偏西式的沙拉,下次再訪我就要試試另一款熱門的泰式堅果涼拌沙拉!


咖哩辣醬藍帶起司豆腐排拼盤 $270(全素、vegan)



起司包在豆腐裡面,會牽絲也會熔化流出來,炸處理的外皮真的會給人起司豬排的錯覺

家人第一次吃到vegan cheese都覺得非常驚艷,就和我第一次吃到的反應一樣😁


▼咖哩不會太辣,可以用來沾一旁的麵包



接著點了兩道創新經典台菜,都是我們很愛的庶民小吃,不過是超講舊的五星級版本

套餐會附上3樣小菜,都很優秀!



臭豆腐和君侯飯都有搭配茶品,是為了在用餐的口味體驗上更平衡完整,非常講究,而且一配上茶整個中式風格就出來了!

(茶都可以換無咖啡因的南非國寶茶喔!很貼心

)


🔥純素蔥油鹽滷臭豆腐+大禹嶺烏龍茶 套餐$320(全素、vegan)



鹽滷臭豆腐無敵軟嫩,我應該是第一次吃到這麼嫩的臭豆腐

他的臭是那種很有層次感的發酵味,不是很重的臭和酸,而且滷到都是洞洞非常入味

雖然我有吃五辛(而且很愛五辛),但每次吃到無五辛的餐點能有這麼棒的調味表現真的都還是很驚艷,讓吃全素的朋友也能享受到這樣的美味,真的超級友善

我們一家都是臭豆腐狂魔(🤣🤣)等級的超愛臭豆腐,這天先點了一份套餐之後又加一份單點,你們就知道有多好吃了吧!!


🔥老醬桃膠君侯飯+貴妃烏龍茶 套餐$380 (全素/vegan五辛)



必點!必點!吃素之後再次吃到台式滷肉飯的感動😭

你有看過素食料理在臺北滷肉飯節得獎的嗎?那就是貝多蕾納!

耗時5個月研發,仿真度和美味度絕對不會讓你失望

桃膠是桃樹的膠質,仿動物膠的黏稠感毫無違和,再加上Green Monday新豬肉、有機猴頭菇、小麥蛋白、日式黃豆蛋白......等固形食材,平時不敢吃肥肉的爸爸大讚這個「假滷肉」😆😆



其他道料理都是用有機白米,只有君侯飯用的是自然農法七分糙米,多了米糠層的糙米比較有嚼勁,吸附滿滿的湯汁也不會變得太軟爛

滷肉醬汁用的是特別合作的古法缸釀醬油,這邊加上有機香椿我覺得是畫龍點睛,香椿獨特的味道正好和豬肉腥有異曲同工之妙,不多不少,傳統台味剛剛好就是這一味


🔥堅果蕈菇白醬義大利麵 $280(全素、vegan)



我每次去vegan餐廳都必點白醬,因為一般在外面想吃全素義大利麵都只有清炒或蕃茄紅醬可以選😂

vegan白醬常見是用堅果類製成,不會像奶製白醬容易膩,但濃郁感絕對夠

也會有淡淡的奶香,我覺得吃起來更爽口


貝多蕾納也有很多厲害的甜點,好像很多人都推薦英式三層下午茶~

但大部分都要先預訂,可惜這次我們就沒吃到了

底下分享幾種不用預訂的小甜點,也都不馬虎喔


🔥巧克力鬆餅+冰淇淋(佐莓果醬) $230



巧克力的味道完全融入鬆餅體,每一口都是濃郁的巧克力味,超~好~吃~

外皮很脆,鬆餅用了十種以上的特調穀粉配方,Q又很有嚼勁,不是濕濕軟軟的那種,偏向烈日鬆餅的口感,我很愛❤️


🔥優格杯(莓果) $70



這個我很推!優格本身並不會有太明顯的豆味,莓果醬不會太酸,甜甜的搭配優格很適合


🔥焦糖烤布蕾 $70



我覺得這應該是我吃過最好吃的vegan布蕾了!不過葷食家人還是覺得很像在吃豆花😅


曾看過創辦人Sophie的採訪,他們使用的都是有機食材,充滿大地之母豐富的生命力,食物自然甘醇美味

除了用料的堅持、料理功夫深厚,加上擺盤的藝術、理念的傾注,許多人一起合作研發、互相分享

隱藏在大台北鬧區的小巷子裡,這一樣樣餐點就像等著被發現的藝術品,綻放著深不可測的美妙底蘊,也呼應著店名Blossom,期待讓更多人認識vegan餐點的美好


近年來因為動物權、環保、健康等議題受到關注,又有疫情的影響,有越來越多人加入蔬食者的行列

💚台灣很棒💚是一個對素蔬食很友善的國家,現在有越來越多好吃的素蔬食餐廳,美味程度真的不輸葷食

吃素不代表要放棄吃美食的權利,能用比較不殘忍、更和平友善的方式享受文化、品嚐美食,是最幸福的事呢

--- 寫蔬計畫014 貝多蕾納 Blossom Rena Vegan Cafe


⭐以下資訊可能會變動,請以店家公布為主哦

貝多蕾納 Blossom Rena Vegan Cafe|FB粉專

營業時間:11:30~21:00,週一公休

電話:02-2585-8626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26-1號(農安街進入中山北路三段36巷14弄)(北捷民權西路站10號出口走路約5分鐘)


檢視較大的地圖

低消:每人180元

有WIFI / 10%服務費 / 可訂位 / 可刷卡

提供全素、vegan餐點(皆可去五辛)/ 寵物友善(不落地)


- 以上圖文皆為田系女子Iris版權所有,歡迎分享但請註明原出處哦

- 本文同步發表於愛食記,歡迎點進去看我其他的食記👇


-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讚追蹤我,感謝每一個你們🥰


更多 貝多蕾納 Blossom Rena Vegan Cafe (已搬遷) 的資訊(營業時間、菜色...),可點擊下方卡片觀看介紹:
https://ifoodie.tw/restaurant/5a407d2d22613954bb6304b3
本文餐廳資訊:
貝多蕾納 Blossom Rena Vegan Cafe (已搬遷)
4.3
· 台北市 中山區 · 3則評論

🔍 搜尋更多相關主題

民權西路站美食台北美食中山區美食台北寵物友善民權西路站咖啡台北純素餐廳台北中山區美食貝多蕾納民權西路站餐廳民權西路站素食中山北路美食台北美食推薦台北素食寫蔬計畫捷運民權西路站美食台北下午茶台北素食餐廳捷運民權西路站餐廳Blossom Rena Vegan Cafe台北素食美食台北寵物友善餐廳台北蔬食推薦貝多蕾納菜單台北素食推薦台北蔬食中山站美食
新店快報
新店快報
推薦美食
推薦美食
新店快報
新店快報
推薦專欄文章:
米匠 × Galaxy Z Flip5 | 美食攝影新利器,體驗無菜單日料的視覺盛宴!華麗畫質、自拍新境界當頂級牛排館遇上雪莉王者,2024春季重磅獨家聯名「THE WANG × 麥卡倫」推出期間限定地標級餐酒套餐台北15間必訪韓式燒肉餐廳! 專人代烤~ 豪華伊比利、熟成豬五花一次擁有【2024台灣烘焙大賞】榜單出爐!嚴選全台最強布丁 進駐3/14烘焙展
開啟美食專欄